染變種腸病毒 全身長大水泡
這項由林口長庚醫院團隊近期所完成的研究,經基因定序確認是腸病毒克沙奇A6型的突變株,並發現病患身上、臉部、手腳長出的水泡體液中,存在大量病毒顆粒,具傳染力,該研究論文最近將投稿發表至國際期刊,預料將引發醫界高度關注。
現有六十六種腸病毒中,以腸病毒七十一型最易致重症與死亡,克沙奇病毒雖常見,也是腸病毒之一種,但多半僅造成輕症,這類病毒由口腔進入人體,在腸道內繁殖。通常克沙奇病毒感染都不是致命的,除非病人免疫不全或出現嚴重的併發症,如心肌炎等。
然而,林口長庚藥物過敏中心主任鐘文宏指出,部分幼童感染這種新的克沙奇病毒A6型突變株後,免疫系統反應異常激烈,甚至會全身長滿紅疹與水泡,像極了史蒂芬強生症候群的過敏反應。
水泡體液 充滿大量病毒顆粒
二○○九年到二○一○年的腸病毒流行期間,一名五歲女童在確診腸病毒十天後,就在病情明顯好轉之際,突然全身爆發嚴重紅疹與水泡,起初以為是嚴重藥物過敏,鐘文宏研判過敏型態極不尋常,便採集水泡中的液體去檢驗,電子顯微鏡下竟看到大量腸病毒顆粒;之後又陸續有五例症狀類似的幼童,同樣被當成嚴重藥物過敏,送到各大醫院治療,經林口長庚鑑定後,情況如出一轍,均感染克沙奇病毒A6型突變株。
林口長庚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玉成指出,二○○九年以前的克沙奇病毒A6型,均以皰疹性咽峽炎(口腔黏膜有小水泡與潰瘍)表現,後來疑因病毒突變,症狀開始轉變為手足口症,不但水泡特別大顆,而且除了手腳之外,全身各處都可能長,症狀乍看很像出水痘,甚至有病童連手指甲都脫落了。
黃玉成指出,國內近兩年較少有克沙奇A6型病例,但值得注意的是,最近剛出爐的美國疾管中心疫情週報中,克沙奇A6型病毒病例通報數明顯增加,亦以手足口症、大顆水泡表現居多,住院病例也較以往增加。至於是否與我國新發現的突變株相同,尚不清楚。
免疫過敏 罕見因腸病毒引發
鐘文宏指出,成人的史蒂芬強生症候群,八成都是藥物過敏引起,部分患者可能留下視力減退、失明、洗腎、殘障等嚴重後遺症;但六歲以下幼童,卻有高達六成與細菌或病毒感染所引發的激烈免疫反應有關,過去已知有黴漿菌、單純人類皰疹病毒,如今又多了腸病毒。若能及時正確診斷與治療,有助於減少視力受損等後遺症。
鐘文宏指出,目前雖尚未發展出確定的標準治療方式,但從現有經驗來看,類固醇藥物似乎可有效抑制腸病毒引起的免疫過敏反應,使病情獲得控制,但又不會引發既存病毒感染惡化。這是全球首度發現史蒂芬強生症候群與腸病毒感染有關,實際病例數可能比已知更多,值得醫界進一步共同研究。
新聞來源:
YAHOO新聞
留言列表